清明节扫墓是这一节日重要的文化内容。祭祖扫墓的风俗源远流长,*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时期。在唐代以前祭祖扫墓主要在寒食节进行。736年唐玄宗下诏允许官员在寒食节扫墓,此后几代皇帝也接连颁诏,允许官员请假上坟。大约到唐朝末年寒食节逐渐并入清明节,成为其核心内容之一。
古代清明祭祖大体可分为两种形式:一种是在家或祠堂祭祖,另一种则是上坟扫墓。
在家或祠堂祭祖
我国汉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的仪式,称为合祭或袷祭。在祭祖时,要焚香叩头,供奉祭品,并由主祭人当众朗诵祭文。祭文内容固定,表达了对祖先的追念和报答之情。例如:“维公元某年,岁次某某,某月某日,孝裔孙某某敢昭告于列祖列宗之尊灵曰……”这段祭文,以恭敬的语言,表达了子孙对祖先的怀念和祭祀的虔诚。
不仅汉族,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祭祀祖先的仪式。如湖南瑶族的“还盘王愿”,湘西侗族的祭祖活动,都各具特色,但都蕴含着祈求祖先保佑后代平安昌盛的寓意。
上坟扫墓
墓祭是另一种重要的祭祖形式。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记载:“三月清明日,男女扫墓,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,鬟梟然满道也。”墓祭时,人们会为死者烧香、上供,必烧“烧纸”,即特制的祭祀用纸,又称“光明”、“往生钱”。此外,还有压钱的风俗,将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、坟顶。
墓祭的另一种方式是为坟墓培土、除草或修坟立碑。古代人们认为坟地是死者的*,坟墓是死者所住的“房屋”,因此要除草、填土,防止雨水浸入,更不能让其塌陷。
清明祭祖不仅是对祖先的怀念,更是对家庭、家族血缘关系的强调和巩固。它促进家族内部的团结,增强家族的凝聚力,推动家族的发展和兴旺。清明祭祖也是对社会历史的回顾和纪念,特别是对那些为民族和*利益而献身的英雄和先烈的缅怀。
新中国成立后,清明节成为缅怀革命先烈、学习他们献身精神的重要时刻。每逢清明,人们纷纷到烈士陵园扫墓,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,寄托哀思。这种纪念活动,不仅是对先烈的敬仰,更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和教育。
清明节能够千古流传至今,不仅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,更因为它所蕴含的积极思想内核。然而,我们也应该注意到,在祭祖扫墓的过程中,还存在一些封建迷信的残余。这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,进行识别和摒弃。
纪念祖先的养育之恩,怀念亡故的亲朋好友,可以让我们不忘旧事,珍惜生命。而纪念那些革命先烈和一切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,则是我们必须的责任。正如古诗所云:“梨花柳绿正清明”,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,让我们带着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,继续前行。